国家游泳中心
国家游泳中心又称“水立方”,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是为举办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修建的主游泳馆,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它的设计方案,是经全球设计产生的“水的立方”方案。其与国家体育场(俗称“鸟巢”)分列于北京城市中轴线北端的两侧,共同形成相对完整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形象。国家游泳中心规划建设用地6295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5000~80000平方米,其中地下部分的建筑面积不少于15000平方米,长、宽、高分别为 177米、177米、30米。2008年奥运会期间,国家游泳中心承担游泳、跳水、花样游泳、水球等比赛,可容纳观众坐席17000个,其中永久观众坐席为6000个,奥运会期间增设临时性座位11000个。
场馆设计
“水立方”的膜结构是世界之最。它是根据细胞排列形式和肥皂泡天然结构设计而成的,这种形态在建筑结构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创意十分奇特。
设计材料
“水立方”的墙面和屋顶都分内外三层,设计人员利用三维坐标设计了3万多个钢质构件,这3万多个钢质构件在位置上没有一个是相同的。这些技术都是我国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他们填补了世界建筑史的空白。
设计来源
这个看似简单的“方盒子”是借助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共同“搭建”而成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圆地方”的设计思想催生了“水立方”,它与圆形的“鸟巢”——国家体育场相互呼应,相得益彰。方形是中国古代城市建筑最基本的形态,而这个“方盒子”又能够体现国家游泳中心的多功能要求,从而实现传统文化与建筑功能的完美结合。
在中国文化里,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元素,能激发起人们欢乐的情绪。设计者针对各个年龄层次人的需求,探寻水可以提供的各种娱乐方式,开发出水的不同的用途,他们将这种设计理念称作“水立方”,希望它能激发人们的灵感和热情,丰富人们的生活,并为人们提供一个记忆的载体。为达到此目的,设计者将水的概念深化,不仅利用水的装饰作用,还利用其独特的微观结构。基于“泡沫”理论的设计灵感,他们为“方盒子”包裹上了一层建筑外皮,上面布满了酷似水分子结构的几何形状,表面覆盖的ETFE(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膜又赋予了建筑冰晶状的外貌,使其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和,轮廓和外观变得柔和,水的神韵在建筑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建筑技术
“水立方”是世界上最大的膜结构工程,建筑外围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环保节能ETFE膜材料。“水立方”整体建筑由3000多个气枕组成,气枕大小不一、形状各异,覆盖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堪称世界之最。除了地面之外,建筑外表都采用了ETFE膜材料。安装成功的气枕可以通过事先安装在钢架上的充气管线充气变成“水泡泡”,整个充气过程由计算机智能监控,并能根据当时的气压、光照等条件使“水泡泡”保持最佳状态。“水立方”占地7.8公顷,却没有使用一根钢筋、一块混凝土。其墙身和顶棚都是用细钢管连接而成的,有1.2万个节点。只有2.4毫米厚的ETFE膜材料气枕像皮肤一样包住了整个建筑,最大的一个气枕约有9平方米,最小的一个不足1平方米。跟玻璃相比,它可以透进更多的阳光,有助于保持泳池恒温,能节省30%的电力。
新型环保
场馆内的游池应用了许多创新设计,如把室外空气引入池水表面、带孔的终点池岸、视觉和声音发出信号等,还有一些高科技设备,如确定运动员相对位置的光学装置、多角度三维图像放映系统等,这些装置将帮助观众更好地观看比赛。
在设计中还充分考虑了环保的需要。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在设计中减少了电的使用,利用太阳能电池提供电力。大幅使用新型材料,使空调和照明负荷降低了20%~30%。另外,场馆消耗掉的水分将有80%从屋顶收集并循环使用,这样可以减弱对于供水的依赖和减少排放到下水道中的污水。系统对废热进行回收,应用热回收冷冻机一年将节省60万度电。还有为建筑量身定做的现代化消防装置,比常规设施节约74%。
×
确定
|
编号 | 单元名称 | 主视频时长 | 完成度 | 成绩 | 备注 |
---|---|---|---|---|---|
1 | 项目一 走近新生 | 90% | |||
2 | 项目二 你我眼中的建筑 | 90% | |||
3 | 项目三 建筑与我们 | 90% | |||
4 | 项目四 建筑工程施工 | 90% | |||
5 | 项目五 建筑工程造价 | 90% | |||
6 | 项目六 建筑工程装饰 | 90% | |||
7 | 项目七 建筑准职业人 | 90% | |||
8 | 项目八 建筑与人生 | 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