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大剧院
中国国家大剧院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西侧,是中国国家表演艺术的最高殿堂,中外文化交流的最大平台,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基地。
中国国家大剧院从第一次立项到正式运营,经历了49年,设计方案经历了3次竞标2次修改,占地11.8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6.5万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约10.5万平方米,地下附属设施约6万平方米。剧院设有歌剧院、音乐厅、戏剧场以及艺术展厅、艺术交流中心、音像商店等配套设施。
作为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标性建筑,中国国家大剧院独特的主体结构,一池清澈见底的湖水,以及外围大面积的绿地、树木和花卉,不仅极大改善了周围地区的生态环境,更体现了人与人、人与艺术、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相得益彰的理念。
场馆结构
中国国家大剧院外部为钢结构壳体,呈半椭球形,平面投影东西方向长轴长度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轴长度为143.64米,建筑高度为46.285米,基础最深部分达到-32.5米,有10层楼那么高。剧院壳体由18000多块钛金属板拼接而成,面积超过30000平方米,18000多块钛金属板中,只有4块形状完全一样。钛金属板经过特殊氧化处理,其表面金属光泽极具质感,且15年不变颜色。壳体中部为渐开式玻璃幕墙,由1200多块超白玻璃巧妙拼接而成。椭球壳体外环绕人工湖,湖面面积达3.55万平方米,各种通道和入口都设在水面下。行人需从一条80米长的水下通道进入演出大厅。
壳体结构
中国国家大剧院中心建筑为半椭球形钢结构壳体,整个壳体风格简约大气,两种壳体材质经巧妙拼接呈现出唯美的曲线,营造出舞台帷幕徐徐拉开的视觉效果。每当夜幕降临,透过渐开的“帷幕”,金碧辉煌的歌剧院尽收眼底。
人工湖
壳体外围环绕着水色荡漾的人工湖,总面积达3.55万平方米。湖水如同一面清澈见底的镜子,波光与倒影交相辉映,共同托起中央巨大而晶莹的建筑。人工湖的设计理念来自京城水系,为北京城中心地区增添了一处灵动水景。人工湖采用水循环系统去除浊物,冬季不结冰,夏季不长藻。宁静清澈的水面和静谧宏大的半椭球形壳体下,笼罩着充满无限生机与活力的五彩斑斓的艺术世界。
文化广场 人工湖四周是总面积达3.9万平方米的绿化带,绿荫隔断了长安街上的喧嚣,形成了一片身处市中心的大型文化休闲广场。设计遵循了将自然园林引入城市的思路,整体与剧院的主体建筑保持协调一致,体现了隐与显、密与疏之间的适度结合,融入了复层、群落等景观设计理念。
×
确定
|
编号 | 单元名称 | 主视频时长 | 完成度 | 成绩 | 备注 |
---|---|---|---|---|---|
1 | 项目一 走近新生 | 90% | |||
2 | 项目二 你我眼中的建筑 | 90% | |||
3 | 项目三 建筑与我们 | 90% | |||
4 | 项目四 建筑工程施工 | 90% | |||
5 | 项目五 建筑工程造价 | 90% | |||
6 | 项目六 建筑工程装饰 | 90% | |||
7 | 项目七 建筑准职业人 | 90% | |||
8 | 项目八 建筑与人生 | 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