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
发布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高职分社    发布时间: 2017-04-24 16:32:17    浏览量:140
颐和园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占地约290公顷,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
      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同时公布的承德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1998年11月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颐和园鼎盛时期,规模宏大,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其中水面占3/4(大约220公顷)。园中有景点建筑百余座、大小院落20余处,共有亭、台、楼、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3000多间,古树名木1600余株。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等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筑。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万寿山、昆明湖构成其基本框架,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
      以仁寿殿为中心的行政区,是当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会见外宾的地方。仁寿殿后是3座大型四合院——乐寿堂、玉澜堂和宜芸馆,分别为慈禧、光绪和后妃们居住的地方。宜芸馆东侧的德和园大戏楼是清代三大戏楼之一。

      颐和园自万寿山顶的智慧海向下,由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玉宇坊,构成了一条层次分明的中轴线。山下是一条长728米的“长廊”,长廊枋梁上有彩画8000多幅,号称“世界第一廊”。长廊之前是昆明湖,昆明湖的西堤是仿照西湖的苏堤建造的。万寿山后山古木成林,有藏式寺庙、苏州河古买卖街。后湖东端有仿无锡寄畅园而建的谐趣园,小巧玲珑,被称为“园中之园”。整个颐和园艺术构思巧妙,是举世罕见的园林艺术杰作。


×
确定
讨论
问答
笔记
学习笔记
即时讨论
取消
提交
请选择笔记类型
全课笔记
定时笔记4:40
已有笔记
更多操作请访问笔记区
更多操作请访问笔记区
更多操作请访问笔记区
取消
提交
更多操作请访问讨论区
编号单元名称主视频时长完成度成绩备注
1项目一  走近新生90%
2项目二  你我眼中的建筑90%
3项目三  建筑与我们90%
4项目四  建筑工程施工90%
5项目五  建筑工程造价90%
6项目六  建筑工程装饰90%
7项目七  建筑准职业人90%
8项目八  建筑与人生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