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萨斜塔
发布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高职分社    发布时间: 2017-04-24 10:39:26    浏览量:327

比萨斜塔

 比萨斜塔是意大利比萨城大教堂的独立式钟楼,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省比萨城北面的奇迹广场上,是比萨城的标志。

 比萨斜塔从地基到塔顶高58.36米,从地面到塔顶高55米,钟楼墙体在地面上的宽度是4.09米,在塔顶宽2.48米,总重约14453吨,重心在地基上方22.6米处。圆形地基面积为285平方米,对地面的平均压强497千帕倾斜角度3.99度,偏离地基外沿2.5米,顶层突出4.5米。比萨斜塔于1174年首次发现倾斜


建筑风格

 比萨斜塔毫无疑问是建筑史上的一座重要建筑。在发生严重的倾斜之前,大胆的圆形建筑设计已经向世人展现了它的独创性。

 虽然在更早年代的意大利钟楼中,采用圆形地基的设计并不少见,但是,比萨斜塔被认为是独立于这些原型的。在更大程度上,它是在前人建筑经验的基础上独立设计并对圆形建筑加以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比萨风格。

 比如,比萨斜塔的圆形设计被认为是为了同一旁的大教堂建筑相对应,因此有意地模仿教堂半圆形后殿的曲线设计。更重要的是,比萨斜塔的圆形设计与广场上对圆形结构的强调是相一致的,尤其是在宏伟的、同样是圆形的洗礼堂奠基以后,整个广场更像有意设计成耶路撒冷复活教堂的现代版本。

 比萨斜塔的装饰格调继承了大教堂和洗礼堂的经典之作墙面用大理石或石灰石砌成深浅两种白色带,半露方柱的拱门、拱廊中的雕刻大门、长菱形的花格平顶、拱廊上方的墙面对阳光的照射形成光亮面和遮荫面的强烈反差,给人以斜塔内的圆柱相当沉重的假象。

拯救保护

 比萨斜塔在建筑的过程中就已出现倾斜,原本是一个建筑败笔,却因祸得福成为世界建筑奇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斜塔倾斜的角度逐渐加大,到20个世纪90年代,已濒于倒塌。199017,比萨斜塔关闭对游人的开放,1992年成立比萨斜塔拯救委员会,向全球征集解决方案。

 斜塔的拯救历经很多方案,但都未见效。最终拯救比萨斜塔的,是一项看似简单的新技术——地基应力解除法。其原理是,在斜塔倾斜的反方向(北侧)塔基下面掏土,利用地基的沉降,使塔体的重心后移,从而减小倾斜幅度。该方法于1962 年由意大利工程师针对比萨斜塔的倾斜恶化问题提出,当时称为掏土法”。该方法由于显得不够深奥而遭长期搁置,直到在墨西哥城主教堂的纠偏中成功应用,被重新认识和采纳。比萨斜塔拯救工程于199910月开始,采用斜向钻孔方式,从斜塔北侧的地基下缓慢向外抽取土壤,使北侧地基高度下降,斜塔重心在重力的作用下逐渐向北侧移动。20016月,倾斜角度回到安全范围之内,关闭了10年的比萨斜塔又重新开放。



×
确定
讨论
问答
笔记
学习笔记
即时讨论
取消
提交
请选择笔记类型
全课笔记
定时笔记4:40
已有笔记
更多操作请访问笔记区
更多操作请访问笔记区
更多操作请访问笔记区
取消
提交
更多操作请访问讨论区
编号单元名称主视频时长完成度成绩备注
1项目一  走近新生90%
2项目二  你我眼中的建筑90%
3项目三  建筑与我们90%
4项目四  建筑工程施工90%
5项目五  建筑工程造价90%
6项目六  建筑工程装饰90%
7项目七  建筑准职业人90%
8项目八  建筑与人生90%